打造青岛都市农业“新名片”
虽然现在还是春寒料峭,但在黄岛区庄家疃蓝莓生产基地的暖棚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蓝莓树的枝头上早已挂满了白色的花,蜜蜂正忙着采蜜。 2012年,“黄岛蓝莓”被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世界蓝莓看,蓝莓看青岛,青岛蓝莓当然得看黄岛。”张家楼蓝莓合作社理事长逄坤照底气十足的背后是黄岛蓝莓产业优化发展的现状,蓝莓种植面积达9万多亩,占蓝莓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县域的蓝莓产业化基地;年产鲜果3万多吨,产值达2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亿元;规模以上蓝莓企业16家,农民合作社22家,从事蓝莓生产的农民7万名。与大泽山葡萄,旧店苹果等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产品相比,黄岛蓝莓则是“舶来品”,这张青岛都市农业“新名片”的背后是12年的坚守与心血。从2001年,日本独资企业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有机蓝莓栽培项目,在宝山镇金沟村种植蓝莓600亩,开创了规模化种植蓝莓之先河,到2012年,在联想佳沃集团(原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青岛隆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黄岛区蓝莓产业开始实现升级,“黄岛蓝莓”品牌终于叫响。
加强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引进
张家楼镇是个进行合作社式发展的试点村镇,如今,张家楼镇围绕蓝莓组培育苗、基地种植和产品深加工、精品园建设、旅游采摘等方面,不断拓展完善蓝莓全产业链,已经成为蓝莓产业镇,目前已经有12家蓝莓合作社,10多家蓝莓龙头企业,种植面积达2万亩。逄坤照今年50岁,谈起从普通农民到合作社理事长身份的转变,他不禁感慨,“刚开始我和其他村民一样,对种植蓝莓持怀疑态度,后来通过听专家讲解,又有和企业兜底,才有了底气把自家的5亩地全拿出来种蓝莓,原来一亩地一年1000元收入,现在轻松上万元。 ”